84314

3

2020-12-02

首頁>視聽室>行動解說員

七股瀉湖

七股潟湖為古台江內海淤積陸浮的遺跡之一,當地居民稱為「內海仔」,是由沙洲與陸地海岸所圍塑的水域,沙洲阻隔了外部海浪,讓潟湖內風浪相對平靜,並因留有兩處潮口仍受潮汐循環影響,成為物種生長的良好場域,漁民利用環境優勢在此養蚵、捕魚,形成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。

七股瀉湖

影片長度:4分06秒

網仔寮沙洲區

為七股潟湖西側的濱海沙洲,臺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,加上出海河川輸沙量大,在河流沖積、季風、潮汐及波浪的作用力下,於離岸及河口形成海埔地或沙洲(當地居民又稱為「汕」)。 網仔寮汕中央是由木麻黃為主構成的防風林,黃昏時常可看見棲息於樹林頂端的鷺科集結歸來;退潮時則可在灘地上觀察到成群出來覓食的和尚蟹。沿著木棧道往西穿過樹林後,是一望無際的臺灣海峽,亦是觀察濱海植物與沙丘地形的極佳之處。

網仔寮沙洲區

影片長度:3分21秒

六孔管理站暨遊客中心

六孔遊客中心位於七股區內,因有六個排水孔而得此名。到七股一帶遊玩,六孔遊客中心非常適合成為您的第一站。 中心前面提供了周邊旅遊景點的參考,進入中心裡面,也有許多新鮮好玩的可以欣賞! 一進到遊客中心裡,就有船頭造型的服務台迎接您,船內有服務人員隨時為您服務唷。 精心設計的濕地、潟湖等生態的區域,也很能讓人靜下心來細細了解台江的自然生態! 除了靜態的以外,六孔遊客中心最精采的莫過於多媒體導覽,這裡提供了2D及3D的影片導覽,最早的場次自早上十點半開始,每場最多45人,要來之前,要先注意一下撥放場次是否有變更喔!

六孔管理站暨遊客中心

影片長度:4分37秒

國聖港

又稱為「七股燈塔」,塔高32.7公尺,原設立於網仔寮汕,但因海岸地形變遷及颱風吹襲造成倒塌,於民國59年移至頂頭額汕重建。猶如鐵塔般的外型,屹立於臺灣本島極西點尖仔尾附近守護著出海漁民。

七股燈塔

影片長度:3分40秒

黑面琵鷺賞鳥亭

黑面琵鷺是全球瀕危鳥種,總數量不超過3000隻,台江地區是目前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最多的度冬棲息地,近年度冬最大數量幾乎都在1000隻以上。春天北返前覓食頻繁,有時會出現在路邊水位適當的休耕魚塭中。偏好在夜間活動,白天大群聚集在空曠不易遭受干擾的海岸灘地或魚塭休息。飛行時頸部伸直,姿態優雅,被稱為『黑面舞者』。覓食時多成小群集體覓食,以略張開的嘴伸入水中左右擺動搜尋,捕食小型魚類及蝦。 每年冬季一到,黑面琵鷺賞鳥亭休息區便會開放讓遊客入內賞鳥,休息區內提供了高倍數望遠鏡及攝影機,除供現場民眾賞鳥外,也把拍到的畫面即時上傳至網路上。 若想更詳盡的了解黑面琵鷺,在特定時間裡也有志工會於此處進行解說服務!

黑面琵鷺生態保護區

影片長度:3分53秒

鎮門宮

供奉鄭成功、媽祖、註生娘娘及土地公等;二樓為奉祀鄭成功之母的「慈恩堂」。 門神畫像繪者林中信認為,既然荷蘭人是被鄭成功打敗,理應由其服侍,故將其繪成西方人臉孔,並以油畫技法繪成,十分獨特。

府城天險

影片長度:2分56秒

安順鹽場舊址

安順鹽場從1919年就已開始產鹽,為日治時期的台灣製鹽社,附近五分車鐵道通往永康,運鹽運河通往平洋行,安順鹽場1994年正式停產。

鹽田生態文化村

影片長度:4分17秒

四草砲台

為國定古蹟。西元1840年(清道光20年)鴉片戰爭爆發後,為防英軍攻打臺灣,清廷指派擔任臺灣兵備道姚瑩所闢建。其建成時的規模為砲墩十座,安砲七位,墩外挖掘壕溝,溝內釘竹籤二萬隻,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禦,俗稱「鎮海城」。今日砲已損毀,僅能從鎮海國小操場旁餘留的城壘(長118.6公尺),以及紅磚鑲砌的砲孔感受當年歷史。

四草地區

影片長度:2分57秒

四草湖

是台江內海淤積而成,面積原約80公頃,形如鹿角,現東有鹽水溪及嘉南大圳注入。

四草湖

影片長度:3分45秒

台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暨遊客中心

「台江國家公園計畫」經行政院於98年9月28日核定,管理處於12月28日上午揭牌,台江國家公園於焉成立。園區總面積合計39,310公頃;陸域部分包括臺南市鹽水溪至曾文溪沿海公有地及黑面琵鷺保護區、七股潟湖等範圍,面積4,905公頃,強調以孕育生物多樣性濕地、先民移墾歷史及漁鹽產業文化三大特色為計畫主軸:海域部分包括沿海等深線20公尺範圍,鹽水溪至東吉嶼南端等深線20公尺所形成之寬約5公里,長約54公里之海域,亦即以漢人先民渡臺主要航道中東吉嶼至鹿耳門段為參考範圍,面積34,405公頃。   未來將以台江地區所具備之多樣性、珍貴與國際級的自然資源、生態及文化景觀、歷史人文特質條件作為保育與發展的重要基底,並因應國際對保育觀念與保存重要歷史文化襲產日益重視的趨勢,保護國家特有自然風景、野生動物、植物及史蹟,並提供國民育樂及研究使用的區域,為國內保留更多樣完整之生態系、豐富的基因地及歷史紀念地。

台江總覽

影片長度:5分24秒

有善黑琵濕地計畫

台江國家公園範圍與周邊魚塭區域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際濕地,這片濕地是由曾文溪沖積而成,經過1984年及1995年兩次人工修堤而形成今天各位所看到全臺灣最重要的濕地之一,也是國際重要濕地之一,這裡含括730公頃新生浮覆地,也就是如此廣大潮間帶帶來每年數以萬計的候鳥停棲與度冬。

對黑面琵鷺友善的
濕地營造計畫

影片長度:3分49秒

Image Map